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從觀光規劃願景到執行(一)

作者嚴長壽在提到觀光規劃之前,

先提出下面這四個問題,也指出五點因應方向:

例如1、顧客是誰?他需要甚麼?2、我有甚麼資源?

和別人相比,哪一項是我的優勢?

3、如何包裝出顧客需要的產品?

4、要用甚麼方法行銷?

在因應方向上,也提出五點面向,

供大家來做為執行上的思考方向:例如:

1、認識自己的產品面向:指深入觀察對象旅客,

尋找自己和對方在文化上的差異與優點。

2、瞭解觀光客旅遊心態與演進面向:

第一階段的走馬看花、第二階段的深度旅遊,

以及第三階段的無期無為。

3、分析旅客市場面向:

可區分為國內、區域以及國際旅客。

4、包裝產品面向:先找尋優勢,

即對不同的客層,找出主要可吸引他們的特色;

再來厚實基礎,即加強人的訓練、產品的整合;

接下來就是創意包裝,

即以領先趨勢的思維,包裝相關旅遊內容。

5、行銷推廣面向:

開發期,以尋找關鍵影響人;

強力宣傳期,係利用各種媒體通路全力行銷;

成熟期,隨時提醒消費者最新資訊與產品。

其中我認為這些規劃公式上,

有一點要瞭解兩點要加強的部份,

是第2點瞭解觀光客旅遊心態與演進,

要加強的是台灣最為缺乏的面向,

也就是第4、5點的產品包裝及行銷推廣的部份。

在第2點觀光客的演進上,

可區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的觀光客的旅遊心態是,

就是希望去的國家愈多愈好,

最好能一次看遍所有知名景點,

這個階段的特色是,抱著累積紀錄的心情,

每到一個景點之後,快速瀏覽一番,

就開始拍照留念,代表著到此一遊,

接下來就是買紀念品,然後趕緊上車,

轉往下一個行程,這種旅遊行程,

我通常戲稱為上車睡覺、下車尿尿行程。

第二階段觀光客的特徵是,

對前往的國家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出發前多半做過詳盡的功課,

觀察的面向也更廣,可說是深度旅遊。

例如喜好建築的人,通常規劃去歐洲來個「建築之旅」;

愛好古蹟的人,可以去吳哥窟、埃及,來個「古蹟之旅」;

想體驗自然生態,就到非洲看野生動物,來個「野蠻之旅」。

第三階段的旅客,也不純然可稱為觀光客,

因為他們是要減輕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而來的,

並認為適度的放鬆有助於工作產值的提升,

轉換原有工作環境,

藉由旅行體驗截然不同的當地風光與民情,

暫時擺脫原有環境的壓力,找回更大的動能。

通常這階段的旅遊型態是以「生活旅遊」為重心。

2009年8月15日 星期六

文化行銷,整體包裝

台灣之島,有很豐饒的資源,卻不懂的加以包裝及行銷,

其實說穿了,觀光事業不應該只是從經濟角度著眼,

應該是以交朋友及將能感動人的事業推向國際。

從宗教學習三大境界來說,

民眾參與宗教的入門境界,大概都是為了祈福保安,

希望藉神力保佑自己與家人平安、升官發財。

到了內省去我境界時,開始學習內定內省、放下我執,

這個時候,禪定變成重要的修為。

再進入體悟人生,影響眾生境界時,

開始以智慧去改變影響他人,回歸自我。

在台灣無論是,北部的法鼓山、東部的慈濟功德會、

中部的中台禪寺、南部的佛光山及其他宗教社團,

都可以由這些宗師的引導下,

學習到像是禪修、靜坐等等佛教中,修身修心的法門。

但還是很多台灣人特地花大錢跑到美國學習。

像美國亞利桑納州是個鳥不生蛋的地方,

可是他們從東方取經,開班教太極,

開心靈成長、相互學習課程,

經過包裝行銷手段以後,驅使著人門的好奇心,

唯恐不至此地,身心無法獲得平靜與成長。

其實學習的這些東西,在台灣都是唾手可得。

以按摩為例,吳神父的腳底按摩,

僅是呈現出以治療為主軸的健康養生目的,

但卻不像峇里島的人民,

對按摩不同的整體規劃,將按摩、SPA,

然後加上瑜珈及禪修,

讓按摩有燈光視覺、香味、觸覺得結合,

使消費者能有多元體驗,

就讓人感覺有多層次的感動,價格也能貴上好幾倍。

台灣的溫泉很多景色也優美宜人,

溫泉品質也不輸國外,

為什麼很多台灣人還是要到日本泡湯呢?

泡湯也不過20分鐘,有必要為了20分鐘去搭一趟飛機嗎?

這是因為日本提供更完美的整體包裝。

從精緻健康的美食,到傳統的貼心服務,

以及泡湯環境的雅緻,再加上氣氛營造,

串成屬於日本特有的精緻泡湯文化,

泡湯只是其中的一個元素。

相對地,台灣的泡湯環境吵雜,

業者還不懂得家庭、情侶和個人泡湯的需求是不同的,

因此台灣的此無法產生消費者的共鳴,

當然下一次光顧的機會,將會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