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島,有很豐饒的資源,卻不懂的加以包裝及行銷,
其實說穿了,觀光事業不應該只是從經濟角度著眼,
應該是以交朋友及將能感動人的事業推向國際。
從宗教學習三大境界來說,
民眾參與宗教的入門境界,大概都是為了祈福保安,
希望藉神力保佑自己與家人平安、升官發財。
到了內省去我境界時,開始學習內定內省、放下我執,
這個時候,禪定變成重要的修為。
再進入體悟人生,影響眾生境界時,
開始以智慧去改變影響他人,回歸自我。
在台灣無論是,北部的法鼓山、東部的慈濟功德會、
中部的中台禪寺、南部的佛光山及其他宗教社團,
都可以由這些宗師的引導下,
學習到像是禪修、靜坐等等佛教中,修身修心的法門。
但還是很多台灣人特地花大錢跑到美國學習。
像美國亞利桑納州是個鳥不生蛋的地方,
可是他們從東方取經,開班教太極,
開心靈成長、相互學習課程,
經過包裝行銷手段以後,驅使著人門的好奇心,
唯恐不至此地,身心無法獲得平靜與成長。
其實學習的這些東西,在台灣都是唾手可得。
以按摩為例,吳神父的腳底按摩,
僅是呈現出以治療為主軸的健康養生目的,
但卻不像峇里島的人民,
對按摩不同的整體規劃,將按摩、SPA,
然後加上瑜珈及禪修,
讓按摩有燈光視覺、香味、觸覺得結合,
使消費者能有多元體驗,
就讓人感覺有多層次的感動,價格也能貴上好幾倍。
台灣的溫泉很多景色也優美宜人,
溫泉品質也不輸國外,
為什麼很多台灣人還是要到日本泡湯呢?
泡湯也不過20分鐘,有必要為了20分鐘去搭一趟飛機嗎?
這是因為日本提供更完美的整體包裝。
從精緻健康的美食,到傳統的貼心服務,
以及泡湯環境的雅緻,再加上氣氛營造,
串成屬於日本特有的精緻泡湯文化,
泡湯只是其中的一個元素。
相對地,台灣的泡湯環境吵雜,
業者還不懂得家庭、情侶和個人泡湯的需求是不同的,
因此台灣的此無法產生消費者的共鳴,
當然下一次光顧的機會,將會少之又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