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4日電)
眼科名醫蔡瑞芳表示,他不再替病患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因為術後20到30年仍有併發症。
台北醫學大學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今天傍晚在手術空檔,在自行開業的診所召開記者會說明他的見解。他表示,最近6個月他不再開雷射近視手術,因為他沒有辦法替病人掛保證,也無法坦然跟病人說術後沒問題。
他說,「準分子雷射層狀角膜成型術(LASIK)」治療近視,引進國內20年,後遺症是眩光、乾眼、夜視力下降,他有6、7名病人術後10多年仍無法回復,還有人6個月內視力從矯正後的1.0下降到0.5到0.6,最年輕的患者僅20餘歲。
蔡瑞芳曾在長庚醫院臨床試驗雷射近視手術,他說,雖然雷射手術可以準確且安全地減輕近視度數,不過手術過程要掀開角膜,有些人就是角膜不會癒合,他還是不要再做了。1010214
----------------------------------------------------
近視雷射手術 昨是今非?
【聯合報╱廖建瑜/高雄地院法官兼庭長(高雄市)】 2012.02.15 03:31 am
當引進「準分子雷射層狀角膜成型術」(LASIK)技術的眼科名醫蔡瑞芳宣布停止再做類似近視雷射手術,引起大眾質疑以前所做的手術是否都有問題。
若單純從法院的爭訟案件來看,因該手術所產生刑事案件僅一件(起訴後患者撤回告訴),民事案件亦僅三件(患者勝訴一件),似乎顯示該手術引起的法律紛爭不多,可能代表接受該手術之患者,絕大部分均滿意醫療結果。然而,扣除醫療糾紛的黑數不論,是否可能是該手術的副作用尚未浮現,實值深究。
醫療知識的有限性,可從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轉變得到最好的印證。在一九八○年代以前,消化性潰瘍通常歸類為外科治療,採取手段就是將發生嚴重潰瘍處開刀切除,但往往在短暫時間後又會再復發,故有「一旦潰瘍,終生潰瘍」的名言。但一九八四年澳州醫師馬歇爾以自己身體實驗,將試管內幽門螺旋桿菌喝下肚,證明胃潰瘍的元凶即為幽門螺旋桿菌,才將以外科手術治療方式,改為以內科抗生素及抗潰瘍藥物為主。但能以此苛責於當初動刀的醫師們嗎?答案應該是顯而易見,醫學之進步不能轉而作為怪罪醫師過去之醫療行為。
LASIK之醫療技術從一九九○年義大利醫師發展迄今逾二十年,經過各國嚴謹人體試驗後合法臨床使用,理論上應該是帶給患者利多於弊,但由於醫療技術並未像藥品上市後,對於患者產生不良反應有通報制度,因此,蔡醫師所遇到手術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眾多患者」是個人體質所致,抑或手術多年後常見發生的併發症,又或者是醫師個人施作的不當,必須有賴主管機關或學者利用回溯性研究,將已進行過相關手術的患者作科學分析,方能得出答案。
但從我國訴訟實務觀察,從事LASIK手術最大的問題,是在醫師說明義務之履行,常見此類手術門診當日即進行手術,手術前進行風險效益說明,讓患者並無足夠時間去理解醫師所告知之內容,進而去思考手術之必要性與尋求第二意見,並且醫師亦無充足時間進行患者身體狀況之評估,而以精美的廣告及名人之代言,或其他如團購之促銷花招,使患者滿懷期待但終致受傷害的離開。
特別是此等手術若無特別急迫性,應該要把可能之併發症、術後如何照護及保養、可能達到的效果及有無其他替代技術及其風險、效益,包括不進行該手術可能的結果以及所需費用,均詳細說明,並且仔細評估患者有無不適合該手術之情況,讓患者有充分理解,不致於有過度期待,自能避免誤解產生之醫療糾紛。徒以醫師自己也有作此等手術,並無法獲取患者之安心,惟充分揭露手術相關之資訊,實為正途。
--------------------------------------------------------------------------
雷射治近視 衛署不排除再討論
【中央社╱台北15日電】 2012.02.15 05:57 pm
醫師蔡瑞芳停做近視雷射手術消息披露後,引起民眾關切,衛生署今天表示,如發現蔡瑞芳所說的嚴重後遺症,不排除提請醫事審議委員會醫療技術小組開會討論予以限制。
許多開業眼科醫師今天都接獲病患來電,表達對手術的疑慮,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為此聲明,全球已有3000萬個近視雷射手術案例,長達13年的術後追蹤,以及台灣醫師的臨床觀察,都能證實術前評估加術後追蹤,可確保手術安全。
行政院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表示,任何醫療手術均有風險,近視雷射手術的後遺症發生率約在1%以下,如果真有醫師所說的嚴重後嚴症,應發表於醫學期刊,由同儕討論,以助釐清原因。
石崇良並說,有關手術的必要性、效果、風險及副作用等,醫師應與病人充分討論,已請眼科醫學會轉知會員,加強與病人的術前溝通。
雷射近視手術於民國85年完成人體試驗,衛生署列為常規醫療,至於雷射手術設備,須依藥事法第40條第1項規定,製造、輸入醫療器材,應經查驗登記並取得許可,始得製造或輸入。
全文網址: 雷射治近視 衛署不排除再討論 | 雷射近視安全嗎?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6902695.shtml#ixzz1mWUoafBJ
Power By udn.com
-----------------------------------------------
醫學會:術後關鍵一年 避免眼球受傷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2012.02.15 03:29 pm
眼科醫師和醫改會都提醒民眾,想以雷射治療近視,要多考慮、多評估。
報系資料照
眼科醫學會:每年要定期回診
名醫蔡瑞芳擔憂雷射近視手術十多年後恐有併發症,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表示,蔡瑞芳僅提了幾個病例,沒有科學實證,停做雷射近視手術,僅是他「個人意見」。但為避免患者恐慌,醫學會建議,接受雷射近視手術後一年後,視力漸趨穩定,每年仍要定期回診檢查。
眼科醫學會估計,衛生署於民國85年核准雷射近視手術後,後,至今有16年歷史,國內至少有超過20萬人做過這項手術。對於蔡瑞芳提出警告、宣布「停機」,眼科醫學會常務理事丘子宏表示,這只是蔡瑞芳個人意見;而蔡瑞芳的患者術後出現視力下降,「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也不代表手術不好」。
三總眼科部主治醫師戴明正幾年前曾在眼科醫學會提出對雷射屈光手術的研究報告,他說,雷射近視手術的安全性無庸置疑,眼科界近年來都在針對新儀器、技術改善眩光等品質的探討。他也說,美國一年有將近100萬人進行雷射近視手術,如果安全性被質疑,醫療糾紛早就不勝枚舉。
丘子宏則說,根據眼科醫師臨床觀察以及澳洲墨爾本大學眼科2010年發表的報告,在長達13年的術後追蹤,顯示接受雷射屈光手術的病人,度數在術後一年都能達到穩定。
醫學會也會對患者加強宣導。丘子宏也說,術後一年最關鍵,為免角膜瓣移位,不能讓眼球受傷,要避免揉眼睛、以及運動碰撞等意外。但高度近視者本就是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的好發族群,隨著年紀的增加,這些疾病產生的可能性逐漸升高。
丘子宏解釋,雷射近視僅是改善度數,但是高度近視造成眼球變長、變大,視網膜變薄、容易退化等老問題仍在,因此患者手術一年後,仍須定期到眼科檢查眼底、眼壓等,同時也要改善過度用眼的習慣。
眩光、夜間視力變差問題免不了
戴明正也說,有些患者抱怨的眩光、夜間視力變差等,是雷射近視避免不了的問題,患者術前也不要輕信「保證」、「包醫」,免得跟自己的期待有太大落差。
全文網址: 醫學會:術後關鍵一年 避免眼球受傷 | 雷射近視安全嗎?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6902222.shtml#ixzz1mWVT1Y9d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